7月25日,美育促发展·“艺”起向未来——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及联盟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专场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圆满收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陆晔等领导出席。联盟的青少年音乐爱好者用灵动流畅的乐曲为观众奉上走心、用心、暖心的演出,用热情与豪情,使古典的优雅焕发新活力,将交响乐的魅力以及中国文化的璀璨展示给所有观众。
根据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美”已经涵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以来“建设美丽中国”、“人民美好生活”成为了社会热点关注的高频词汇。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及联盟紧跟党的步伐,响应时代号召,始终致力于推动青少年交响乐教育事业,用艺术凝聚大气磅礴的中国力量,用音乐传递响亮悦耳的中国声音。
上海学生交响乐团成立于2010年,由中国著名指挥家曹鹏担任艺术总监和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外著名乐团演奏家担任各声部艺术指导。同年,上海学生交响乐团牵头成立了上海学生交响乐联盟。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及联盟是首个伴随着上海夏季音乐节成长壮大的学生乐团联盟,已连续13年参加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交响乐团等共同主办的上海夏季音乐节专场演出。
美育协同促发展
本次音乐会由上海学生交响乐团携手部分本市首批学校艺术“一条龙”中西器乐项目布局学校一同登上“梦想舞台”。学校艺术“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是本市在总结多年学校美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和美育规律,进一步落实全面育人目标所开展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等最新要求,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学校美育的普及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参演的上海市学生艺术团南洋模范中学交响乐团、上海市学生艺术团格致中学弦乐团、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管乐团正是本市首批学校艺术“一条龙”中西器乐项目布局学校。三所学校均建立了艺术实践制度,科学制定艺术实践计划,组织学生利用放学后、双休日及寒暑假等时间参加艺术实践。坚持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搭建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示平台,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
学校艺术“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推动新时代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挑战自我圆梦想
按照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乐团排练演出等都受到了影响。乐团利用成员们课余时间,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排练方式,激发团员们的学习热情,延续他们的音乐梦想。
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在线上排练的过程中,艺术执行总监曹小夏会事先将弦乐弓法指法的定稿版本,管乐声部调性的乐谱版本,还有个别乐曲段落节选片段进行调整。小号声部教师王学平虽远在澳洲,但心系学交,克服时差为小号声部的同学们进行线上排练。长号声部张珺浩同学为了最后一次参加学交的演出,将长号带进了实习单位,并和单位主动申请了单独房间用于日常的吹奏练习和线上排练。
格致中学从3月9日起,因疫情缘故停止了每周五的排练,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沉寂,乐团开始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恢复性的排练,同学们认真上传自己的演奏视频,在群里分享最近的练习成果。在接到夏季音乐节的任务后,同学们信心倍增,乐团群恢复了以往的生机。虽然没有办法像以往那样一起排练,但随着冬奥会主题曲《雪花》优美的旋律流淌,同学们找到了往日美好的回忆,大家也希望通过这首“雪花”,表达格致学子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
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及联盟的师生们克服疫情困难,不断挑战自我,最终圆满完成本次演出,这不仅仅是音乐的圆梦,也是人生挑战自我的圆梦。
演绎经典呈新魂
上海学生交响乐团铜管声部结合建军95周年的主题,演绎了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之歌》。《游击队之歌》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乐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游击队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管乐团演绎的克罗德·德彪西《小组曲》创作完成于1886至1889年间,属于作曲家偏早期的作品,原为钢琴四手联弹形式。该作品虽比德彪西在1894年首演《牧神午后》前奏曲从而被后人所定义正式转变成印象主义风格作曲家要早五年完成,却已经有了许多打破传统和声理念的特征(如三全音的应用) 给予听众更为丰富的听觉色彩体验。
格致中学弦乐团演绎的冬奥会主题曲《雪花》看上去确实很“简单”,但在如何处理这首看似“简单”的作品方面,格致中学的同学们花费了很大的努力。与那些复杂宏大的作品不同,对于《雪花》这样看似“简单”的作品,丝毫细节的偏差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声音气质。
南洋模范中学交响乐团演绎的《乡村琴声》(Fiddle-Faddle)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代表作之一,以弦乐为主轴,旋律轻松欢快、流畅生动。透过小提琴快速的拉奏,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该乐曲表现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之情。
长期以来,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及联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部署和要求,发挥文教结合平台优势,整合各方优致资源,全方位培养,体系化成才,探索建立美育协同的育人机制,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次音乐会的举办,也为首批本市学校艺术“一条龙”中西器乐项目布局学校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优质的艺术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