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话题引发了很大关注。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非常必要,同时,要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畅通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升学渠道。
2022年,教育部要突破的重点之一是,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让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
完善“职教高考”
考试招生是牵动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优化类型定位、畅通学生升学通道的关键。
今年,教育部将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更好地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今年将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加强考试制度和标准建设,确保考试严谨有序、安全规范、公平公正。
二是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三是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
教育部将推动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改善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做强“职业本科”
我国现有32所职业本科教育类学校,在校生12.9万人,2021年招生4.1万。
教育部将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发展。
今年重点也是抓三件事: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指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引导学校在内涵上下功夫,提升办学质量。
二是科学设置。完善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
三是打造示范标杆。以部省合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打造标杆、提振信心、改变形象、蹚出路子。
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同时,教育部要支持一批国家优质高职专科院校,按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的规模。
就业与升学并重
教育部还将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当前,中职教育主要存在办学定位不适配,办学规模大而不强,办学条件缺口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今年将着重抓四件事:
一是调整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扩大贯通培养规模,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让中职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
二是优化布局。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土地置换、集团办学等措施,整合“空、小、散、弱”学校,优化中职教育的布局结构。
三是落实达标。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核查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现2023年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
四是培育示范。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示范带动中职教育质量总体提升。教育部计划用3到5年时间,建成1000所左右的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示范带动中职教育整体管理规范、质量合格,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