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STEM教育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国家竞争力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相关STEM课程及活动的指导,持续深入地推进STEM教育在本市的实施,由同济大学Fablab实验室全权组织“众智未来——2021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上海赛区的活动。
大赛主旨是为了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响应新时代发展号召,探索信息时代学校创新的新途径和新载体,激发各地青少年创意实现的愿望与能力,进一步加强两岸人文和科技交流广度和深度,通过两岸不同年龄阶段人员的协作沟通和创客比赛拓展海峡两岸同胞交流沟通,推动两岸青少年在创新和高科技领域的深度协同。
通过此次比赛,促使海峡两岸创客创新文化建设,资源互补,营建众创空间环境与生态系统,逐步拓展加强两岸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沟通,继续推进创客创新的联动机制建设。
通过此次比赛,促使海峡两岸创客创新文化建设,资源互补,营建众创空间环境与生态系统,逐步拓展加强两岸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沟通,继续推进创客创新的联动机制建设。
“众智未来”2021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为指导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同济大学、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港澳台办承办,同济大学Fablab O | “数制”工坊协办。
“众智未来”——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已成功举办了5届。从2016年到2020年,参赛选手从60人到上千人,年龄从9岁到51岁,横跨海峡两岸各层级人群在此平台互动交融。
2021年,大赛开启了上海赛区选拔赛!诚挚邀请上海地区的选手踊跃报名,展示创客的无限风采,收获一份非同一般的成长履历。
赛事时间及活动安排
本次大赛于2021年11月20日举办上海分赛线上路演,确定决赛名单;12月上旬于上海-同济大学举办决赛。
时间 |
事项 |
目的 |
地点 |
9月30日 |
开放上海分赛报名通道,线上进行 |
注册,报名,提交项目资料 |
www.national-maker.com |
11月17日 |
报名和提交材料截止 |
收集汇总项目资料 |
线上 |
11月20日 |
线上项目路演 |
初评入围作品 |
线上 |
11月21-30日 |
入围项目迭代指导更新项目资料 |
主办方导师团指导优化 将优化迭代后的项目作品重新提交 |
线上平台预约导师线上指导 线上 |
12月上旬 |
总决赛 |
与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展示答辩交流 |
待定 |
*重要提醒:截止到11月20日之前,请各团队提前准备好线上路演的内容。
大赛主题与背景
近年来,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导致全球更频繁的自然灾害肆虐;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将如何借助科技技术来改善现有的问题,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本届大赛继续以“众智未来”主题,瞄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的17项(相关内容可查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网站https://www.un.org/zh/aboutun/structure/undp/),关注中华文化、教育、环境、健康、城市未来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结合创新理念和前沿科技,打造具有社会和产业影响力及价值的产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取得的财富、成就远超过去人类历史的总和。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我们过度地索取资源,开发自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大自然的反噬。导致空气污染、洪水灾害、气候变暖等频发,威胁人类长久的生存。导致这些恶果的诱因之一就是过量的碳排放。
近些年来,各国政要、环境和气候专家都认为减少碳排放是解决环境气候问题的关键,“碳中和”由此被提出来。比尔·盖茨在新书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提过“要想避免全球变暖,至少需要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必然会围绕着减碳、无碳、负碳,在电、材、农三方面开展。未来围绕“碳中和”也将诞生无数全新的产业,从而改变我们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作为具有创新、环保意识的新一代年轻人,我们肩负着将人类历史更好延续的使命。那么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去改善自然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从而实现”碳中和“?
大赛鼓励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作为项目推导的基础,通过五个步骤:发现(Discovery),解读(Interpretation),构思(Ideation ),实验(Experimental), 演化(Evolution)寻找问题(Problems)精准对焦产品的使用者(Users)调研面谈(Interview), 能使用同理心(Sympathy) ,并合理设置使用场景(Scenarios),并最终借助原型(Prototyping)提出解决方案(Solutions)并借助故事叙事(Story-telling)呈现方案。
大赛持续推动传统手工艺与数字制造(3D打印,激光切割,电子电路)、大数据与物联网、可视世界与虚拟空间(VR,AR,MR)、生物合成与互动艺术以及人工智能(AI)等多领域、多维度的跨界融合。
针对青少年组,本次赛事通过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解,以“碳中和”的角度进行项目阐述。分赛阶段可以项目创意为主,实物原型为辅进行投报。
作品要求&评审维度
要求参赛选手设计、制作能展示的实物原型或交互界面,呈现作品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点。
对于成人组将重点关注项目的技术创新、设计原创、命题切题、作品可行性、商业化前景五个维度。
对于青少年组将从团队形象与合作、主题创意及理念、公开展示及包装三个方面进行评定。
参赛选手要求
本次大赛分为预选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在决赛阶段分别设置高中组和青少年组(初中、小学,最小年龄不低于9岁)2个级别。
本次大赛原则上每组人数为2-5人,不得超过5人。同时鼓励大陆选手和台湾选手混合组队,融合共创。
每位选手限参加一个项目, 严禁重复、虚假报名,一经发现或举报,将取消比赛资格。
报名方式
参赛选手组建团队,确定队长,后续操作和联络以队长为主。
1.请提前准备好本团队的项目信息:项目名称、团队名称、项目简介(图片、PPT、视频)、项目组成介绍(设计部分、电子部分、编程部分)、导师和团队信息。
2. 请登录www.national-maker.com,以队长个人邮箱为用户名进行注册登录,进入后完善个人信息,根据提示进行团队及成员信息填写。
3.上传项目路演PPT、海报和项目叙事(story telling)视频。
PPT的内容及要求:包含参赛选手照片及介绍,项目的详细推演过程及数据,项目制作的过程等,展示相对详细的技术创新的细节,商业效果/计划书;(主办方提供PPT模版)
海报的内容及要求:(至少一张)A1幅面,包含参赛选手照片及介绍,项目描述,突出整体产品最终效果及使用场景,整体技术和主要创新点;(主办方提供海报模版)
视频的内容及要求:呈现项目设计推演,制作过程,项目最终的实际场景的路演效果,提炼技术的创新点、可行性并适当展示商业前景。视频长度5-8分钟,200M以内,要求画质和声音清晰。
*重要提醒:截止到11月20日之前,请各团队提前准备好线上路演的内容。
线上路演
上海分赛区项目以线上路演形式进行。选手通过线上平台用准备好的ppt进行演讲与答辩,评委现场进行提问、评价。
1.平台:采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线上路演。(具体内容后续通知)
2.形式:五名评委在同一间线下教室内观看直播,进行实时评分。
3.参赛选手:准备电脑/平板进行路演,每组项目均有四分钟路演时间和三分钟评委提问时间。
4.计时:现场将会有工作人员计时,把控时间,并提醒下一组准备。
5.反馈:通过线上平台对项目进行书面反馈。个别允许线下集会的城市进行线下比赛和路演。
设备材料及信息查询
1. 设备材料:大赛主办方为所有晋级决赛的参赛选手免费提供比赛期间所需的必要硬件材料、常规工具和设备。
2. 信息查询:大赛组委会主办方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Fablabshanghai)随时发布有关本届创客大赛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
3. 常见问题答疑:将建立报名者活动群,发布常见问题答疑手册,并进行群内导师答疑。
4. 赛事主委会联系人:FABO-活动小助手 电话/微信(18149799321)
后续执行情况
12月11-12 总决赛
12月20日(拟)闭幕式(颁奖典礼)
2021.12-2022.03 邀请优秀团队及其作品进行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