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上海科技馆,两大“顶流”跨界合作助力青少年场馆教育
发布时间: 2023-07-17 来源: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一家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一家是“三馆合一”的综合性大型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上海科技馆


当两大“顶流”相遇,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7月14日,故宫博物院与上海科技馆签约仪式暨跨界对谈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进行了以“科学与文化融合,社会场馆如何为学校教育提供高质量服务”为主题的对谈活动。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等出席活动。


图片

签约仪式现场(图片来源:浦东发布)



强强联手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

其实,这已经不是两大“顶流”第一次合作。2021年,故宫博物院和上海科技馆等16家具有“头部”引领地位的科技文化场馆、科学文化领域的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发起成立“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希冀以纵横联动向公众提供跨界融合的科技文化资源和公共服务产品。故宫博物院与上海科技馆还曾联合举办“清宫兽谱”展览等项目活动。

此次故宫博物院与上海科技馆签署合作协议,旨在深化合作关系,以协同创新促进科学技术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根据本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人员交流、学术交流和展示教育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如联合举办科技与文化系列研讨会、系列讲座、学术会议,沟通交流相关研究信息及最新学术成果,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重点面向全国青少年推进科普教育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故宫博物院和上海科技馆此次主要有两方面合作,一方面是希望在场馆的高质量服务方面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另一方面,上海科技馆现在闭馆,两年半以后希望会有故宫博物院和上海科技馆联合的科学和艺术融合的大型临展,把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的展览,这是我们这次很重要的一个合作点。”



“掀开场馆的屋顶”惠及更多学生

时值暑期,各大场馆里挤满了渴望学习新知识、扩大视野的学生们。如何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场馆教育,尤其是以“科学+文化”双引擎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正是两馆的核心关切之一。活动中,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和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就此展开对谈。

图片

(图片来源:上海静安)


面对各大场馆“一票难求”的现象,王旭东表示,近期他非常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掀开场馆的屋顶”表示,尤其是位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场馆需要考虑文化教育的普惠性,如何惠及偏远地区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就算是在县城里也应该有科技馆博物馆。”倪闽景建议到,这样就算来不了故宫,来不了上海科技馆,同样可以对于本土的历史有所了解,对于整个科技的大概发展方向有所了解。

“现在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可能性。”王旭东透露,目前故宫博物院的将近90万件展品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其中10万件数字藏品已经向公众公布。观众可以通过数字藏品看到更多文物的细节,也无需通过抢票的方式特意飞往北京。王旭东表示,故宫博物院已经在官网和小程序上线了许多知识课程,并还在继续探索和设计,希望惠及更多的人群。

“科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倪闽景说。在数字博物馆方面,上海科技馆也正在努力。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科技馆发布了天文馆数字孪生项目,以元宇宙“时光机”理念构建数字孪生平行世界,打造全国首个天文科普元宇宙示范案例。倪闽景透露,上海科技馆目前也进行了科普课程的研发,和400多所学校进行了合作,设立了“科创校长空间站”,还打造流动科技馆,把课程送到乡村学校去。

活动中,两大“顶流”场馆的掌门人分享了故宫与科技馆应当如何调动和探索自身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资源,打造高质量校外教育课堂的方法,为未来场馆践行教育使命提出美好愿景。

“今天科技和文化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科技这样的结合给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倪闽景说到。他期待着能够打造更具文化气息的场馆,给孩子们一个“没有那么卷”的地方,让孩子们可以真正地去体验场馆的乐趣,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来源: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