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创新,教师是关键。“双减”政策发布以来,课外校外教师作为实施综合化、实践性教育的师资力量,在“跨学科教学”和“课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课外校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外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优质均衡发展。
2022年,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基金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联合开展上海市课外校外教师业务技能展示评比活动。从跨学科单元教学、综合化实践活动、创新性教育研究、多样化专业技能四个方面,引导课外校外教师锤炼育人本领,追求专业化发展。
活动发布后,各区教育局积极响应。1月至9月,各区教育局以区级选拔为契机,协调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结合区域实际,组织开展全区课外校外教师培训、展示与选拔,在强化课外校外教师队伍建设中,形成特色经验,取得良好效果。
以评促学
丰富课外校外教师培训内涵
全市各区借力区级评选这一契机,以评促学。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方式,以素养本位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丰富课外校外教师培训内涵,组织全域课外校外教师在“赛前培训、赛中观学、赛后指导”的浸润中得到精准获益和思想提升。
闵行区指导课外校外教师结合课程项目完成单元学历案设计;嘉定区就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化意识和活动方案的创新思路作专题培训;松江区就教师如何说课和说活动进行要点提示与指导;徐汇区组织实施区、校两级的针对性专题讲座、赛前培训及模拟答辩;金山区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课外校外教师开展系列赛前培训指导。
以比促优 引领课外校外教师专业成长
全市各区依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一宗旨,以比促优。通过课外校外教师核心素养和必备技能的全方位展示评比,立标杆树典型,解码课外校外优秀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课外校外教师骨干,引领课外校外教师深化研究与实践,促进队伍专业成长。
普陀区引领教师在区级展评中探索学生课外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新途径,践行区域“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共同体,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崇明区通过两轮专家评审,好中选优,以评提质;宝山区发挥骨干教师带头示范作用,利用多方资源,加强辅导,精益求精;静安区面向全域教师全员发动、层层海选,一批在课外校外教育实践与研究中有特色、有新意、有情怀的教师出线。
普陀区
崇明区
宝山区
静安区
全市各区共同强化课外校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力度,以赛聚力。通过“校-区-市”各方领导联动,校内外专家资源联通,为课外校外教师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撑,共同建构和拓宽课外校外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平台。
杨浦区以区级选拔为载体,组团共研,以进阶模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校内外教师合作体,建构课外校外教育创新实践平台;奉贤区聘请多领域专家评审,重视实录课录制,确保良好效果和质量水平;虹口区邀请高校和区内教育领域专家“背对背”评审,并协调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为参赛教师量身定制、保驾护航;青浦区重点强化校外教学与活动实践与研究,搭建全区优秀课外校外教师展示风采、提升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交流平台;浦东新区全域多次发动,克服静态管理种种录课困难踊跃参赛,促进教育特色成果展示与共享;黄浦区将活动纳入区域青少年科技节重点活动之一,夯实课外校外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长宁区优化区赛组织机制,搭建起校内外教师教学交流和切磋技能的沟通平台,打造校内外联通优势互补的新时代活动教育教师队伍。
潮头登高再击桨,精业笃行育人才。经全市各区选拔脱颖而出的百余名课外校外教师将于金秋10月荣登市级展评舞台,一展课外校外教育人践行初心使命,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精进专业水准的教育实践和育人风采,示范引领,推动全域课外校外教师队伍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