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泳池为何总是“热火朝天”?
发布时间: 2021-09-08 来源: 阳光体育

原国家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奥运游泳冠军乐靖宜、奥运游泳冠军庄泳的启蒙教练徐仁惠、“亚洲游泳王子”沈坚强……走进上海市民立中学校史馆,你会看到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些曾撑起中国泳坛一片天的泳坛“风云人物”,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民立中学校友。

这所创建于1903年的百年老校,自1959年起开展游泳项目,60多年来不仅培养了一代代纵横泳池的运动健将,更是帮助无数学生掌握了游泳这一终身受用的运动技能。民立中学在校学生,平均每10人就有一个注册运动员,从民立走出的学生,几乎所有人都会游泳,能掌握一种以上泳姿的,大约也有七、八成。

2021年7月,在青岛举办的的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游泳赛场,代表上海队出征的民立学子均有不俗表现。来自民立中学高一年级的张琪烨同学更是一举摘得男子50米蝶泳、100米蝶泳、4×100米混合泳接力三枚金牌以及一枚4×100米自由泳银牌,并打破两项赛会记录,让大家再一次领略了民立泳将的霸气。

既是教练更是导师为运动员全方位提高打下基础

“很多人以为,运动队教练大多只在训练场上发挥作用。但在我们学校,每一位带队老师不仅是学生在运动技能上的‘师傅’,更要成为他们成长生涯的导师。他们会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向,及时与校长沟通,与班主任沟通、与家长沟通。”民立中学莫爽副校长告诉笔者。

运动员进入学校后,学校会根据他们的训练主项和时段需求分班,并调配优质师资参与运动员班级教学与管理,并使用专门安排的课程表,保证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两不误。

由于比赛等诸多原因影响学习成绩的运动员,学校会利用课间、午休等时段,见缝插针地对他们的文化学习进行“查缺补漏”,确保他们的学业成绩能跟上平均水平。而对于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运动员,学校也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爱心辅导,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他们将来运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双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民立中学深入推进、细化管理体教结合的各项工作,定期组织带队教练、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每逢面临中高考、期末考试等,运动队会适当调整训练时间,确保学生们在保持训练量的同时,有充足的复习时间迎接考试。

“在民立中学,游泳队教练是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桥梁。教练们会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和各运动员的班主任进行沟通,并利用年级组会了解运动员每门学科的学习情况和平时的思想动态,定期向学校汇报初、高中游泳队运动员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业情况。”民立中学体质健康中心主任、民立游泳队教练孙亮老师告诉笔者。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这样一系列手段,进入民立中学的一批批运动员不论是在比赛成绩还是文化学习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孙老师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近15年来,民立学子共参加了33次上海市各级各类游泳比赛,荣获85个团体总分第一名、34个团体总分第二名、8个团体总分第三名;并向上海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及运动训练专业各输送了19名、51名、31名优秀运动员。连续多年,学校有不少游泳运动员均以中考高分被市重点高中、区重点高中录取,学校体教结合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精准定位因材施教用数字化手段提供个性化指导

从民立中学的教学楼到游泳馆,不过十步之遥。如此便捷的地理位置,除了能够充分保证运动员们的日常训练安排,也能促使学校多数普通学生“近水楼台”地学会游泳,学好游泳。

“一开始,我们会先测试一下学生的水平,再通过分组,进行分层教学。有的学生要从头学起,有的学生要学习新泳姿,还有的学生要提升耐力和速度。分组完毕后,由不同的老师每周带固定的学生在不同的泳道内上课。”民立中学体育老师郑老师介绍说。

泳池内,共有六根泳道,中间两根泳道是给会两种泳姿及以上的学生准备的“提高班”,两边最外侧留给基础较弱的学生,其余两根道则针对已掌握一种泳姿的学生开设基础班。每根道都配备专门的教练,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细看在泳池里上课的学生,你会发现,在他们的手腕上,大多佩戴着名为“健康豆”的手环状运动传感器。泳池前方的屏幕上,一个个整齐排列的方格,有规律地变换着颜色,蓝的、紫的、黄的……不同的方格上,除了有不同学生的名字,还有心率、体温、运动值等实时更新的数据指标,根据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的加权求和,复杂的运动轨迹会被简化为一维的运动值——在0到18的范围内波动,呈现在每个方格的正中央。

和心率带、计步器等传统电子产品不同,“健康豆”的过人之处,在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对实时运动进行更加全面而客观的描述。例如,它可以在个体运动数据的基础上,提供全班在当前时刻(秒)的心率平均值和平均运动量,整个群体的运动强度到哪个阶段?有没有小伙伴掉队?有了“健康豆”,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


“通过方格颜色的变化,我们能对学生运动状态做出即时、综合的判断,依照他们运动值的起伏波动,对运动不足和过量的学生发出预警。”

据介绍,教练们还会通过GoPro高速摄像机,在水中“慢动作”拍摄学生们的训练动作,再通过回放拆解动作,从而帮助他们发现动作上的不足之处,有的放矢地着手改进。“通过这些‘神器’,我们可以精准地关注到每个学生,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游泳教练顾老师说。

以赛促练激发兴趣大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在这些“神器”的助力下,民立中学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体质健康电子档案。通过它,可以对学生进行体质数据追溯、健康体质报告从而生成个性化的健康运动建议方案。不仅如此,学校还特设了一个体质健康中心,为学生们的体质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驾护航。

近年来学校体质健康中心下辖的健康校园工作室就在开发构建一个学生体质数据分析平台,配合学校现有的体适能教室硬件资源,开发符合学生个体需求的专业体育锻炼指导平台,从而让学生针对自身体质特性,获取自主科学锻炼的有效方法,并拓展学习途径,推进混合教学进程,应用最先进的3D加速传感实时记录学生运动情况,通过云平台反馈,基于大数据实现引导和开设博雅课堂,实现24小时校园内外运动健康管理。

此外,工作室也配合学校组织开展每学年一次的“体育节”赛事,设田径、游泳、健美操、篮球、拔河、广播操比赛等多项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断提高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民立杯”上海市中小学游泳冠军赛、“五星体育杯”上海市中小学暑期游泳比赛……这些在上海“响当当”的学生游泳赛事,已由民立中学承办多年,每年都会吸引近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

作为上海市教委普及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助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创新举措,每年暑假期间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学暑期阳光大联赛暨“五星体育”杯上海市中小学暑期游泳比赛,就面向全市所有在籍在校的中小学生游泳爱好者开放。赛事期间,学生家长和好友会到场为小运动员呐喊助威,受邀前来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更是会与小运动员亲切互动,传授秘籍,赛场内外处处洋溢着一股青春的运动活力。

2019年,仅该项赛事就吸引了全市463所学校,超过4000人次参与。越来越多喜爱游泳的学生选择走出家里的空调房,一头扎进泳池,用一场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来充实暑期生活。

2017年,在民立中学的牵头下,代表北上广三地中学校园游泳项目最高水平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上海市民立中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同组建了北上广三地学生游泳联盟,尝试以三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横向联动合作,通过跨省际轮流互访交流,异地训练、游学等形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平台。2019年,三地联盟夏令营设在上海市民立中学,进一步促进了教练员、学生的共同成长,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新模式。.

“我们以培养运动习惯、追求健康生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某项运动的兴趣与能力,并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为方向,以让会学习的人能运动、能运动的人会学习为目标,五育并举,坚持推进体教结合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践行学校博雅教育理念,为国家体育人才的培养而不断努力。”上海市民立中学校长卢晓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