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捉牛蛙、清理入侵物种……“生活教育”在这所学校里焕发生机
发布时间: 2021-11-25 来源: 其他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无时无刻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不起眼”的自然课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陶行知教育思想究竟如何得以实现呢?

一起到鹿鸣学校一探究竟,寻找答案吧!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自然频道,今天的嘉宾是‘双面间谍’——构树!为什么要叫它为‘双面间谍’呢?是因为……”

近日,一个短视频在宝山区鹿鸣学校的家长、老师朋友圈刷屏,短视频的主题是介绍植物“构树”。

“学校不定时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自然学科有关的文章和视频,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大自然,增长知识。”鹿鸣学校校长陈琳表示,在自然学科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会早早来到学校,用望远镜观鸟;会在放学后的校园里寻踪觅迹,调查“鸟撞”;会去顾村公园外环林带,清理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会在不那么起眼的植物前低下头,用心观察……

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与兴趣,源自于鹿鸣学校和教师的用心培育——“双减”政策下,学校利用课堂、课后服务课程和其他课余时间,大力推进自然课程的建设,形成有趣味、有特色、有亮点的自然课程体系,让孩子们从中培养好奇心、观察力,发现大自然的趣与美,在轻松的教育氛围中快乐成长。

专辟基地

鹿鸣学校位于宝山区西部,创办于2015年。

建立之初,自然条件优越的鹿鸣学校就重视自然学科的建设,如今,在“双减”政策下,更是注意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自然课程教育。

学校在校园里用栅栏圈出一个劳动实践和观察基地,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对这个观察基地发生的一切进行长时间观察——就这样,虫鸣鸟叫、花开花谢,都留存在了学生的眼里,进入他们心中。

园子里的植物分为两类——由学生种植的蔬菜和自然生长的杂草。在蔬菜区,学校特意搭建了阳光棚,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在棚子里种植蔬菜;在杂草区,各式各样的草类在阳光下肆意生长,充满野趣。

“这块区域提供了一个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平台,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从书本走向自然,拥抱自然。”陈琳表示,学生们不使用药水来浇灌培育蔬菜区的蔬菜,因此,蔬菜都十分健康茂盛;之后,学校有安排检测蔬菜、将健康蔬菜端上学生餐桌的计划,让学生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夜捉牛蛙

鹿鸣学校自然课教师刘真君,是个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热忱的人,她常带领学生一起观鸟、观星、观察夜游生物、参加“鸟撞调查”……在她的思考和设计下,自然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她本人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土豆老师”。

鹿鸣学校毗邻顾村公园。有一次,顾村公园附近的居民区传出一个“新鲜事”:居民区的河道里有只牛蛙,太吵闹了,影响居民休息。

得知此事的刘真君灵机一动:这是给孩子们上一堂“纯自然”的自然课的好机会!于是,她联系了自然博物馆专门研究牛蛙的老师,两人和学生们相约在晚上,去河道里捕捉牛蛙。

这个举动既解决了居民的噪音困扰,又带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可谓一举两得。

事后,对牛蛙感兴趣的学生们开始主动探索牛蛙的生活习性和生物特点,对这种外来生物,有了更多了解。

“我觉得自然课程的教育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学生们应该在老师的带领下,真真切切地感受、认识周围的世界。”刘真君表示,自然观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当学生总是观察,总是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一箩筐的问题,进而,学习过程也就自然发生了。

除此以外,刘真君还带领孩子们参加了一个公民科学家项目——“鸟撞调查”,即了解鸟类与飞行中的人造飞行器、高速运行的列车、汽车、建筑等发生碰撞,造成伤害的情况。

在这个项目中,她常常发现惊喜:学生们会在她不在学校的时候,坚持自己调查;会在没有发现鸟尸的时候,在日记里写上“很高兴我们的建筑对鸟类还不算太糟糕”;会在发现鸟撞的时候,既兴奋又沮丧,想要好好安葬它……

从这些事情上,刘真君感受到孩子们对生命的尊重。“其实教育过程也可以是双向流通的,我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善良……这些也是值得我学习的。”

共探自然教育

“在自然学科的建设上,我们坚持让孩子们‘走进来’‘走出去’!”学生发展中心教师王旭解释道,“走进来”指的是,孩子在校园里参加自然社团、自然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校园内的自然环境;“走出去”则指的是,孩子们走出校园,来到顾村公园、自然博物馆等地,亲自对大自然进行进一步探索。

陈琳表示,除此以外,学校还经常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带领学生们参加崇明花博会、组织踏青活动等,让学生们在游玩中解决心头问、培养好奇心。

在学校的校微信公众号上,还经常推送自然学科类稿件,文章有各式主题、各种分类,得到很多家长和社会关切。

“让我很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带领下,也对自然产生了兴趣,他们不仅支持孩子们参加这些自然课程活动,还与我进行沟通交流,探讨知识和心得。”刘真君表示,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让孩子、家长、老师三方建立了友好连接,共同对其进行探索与发现。

陈琳透露,学校希望培养出“眼中有光、心里有爱”的学生,希望学生们拥有好奇心,有探索世界和自然的积极欲望,有学习的钻研劲儿,希望他们用爱心和行动,关心身边的世界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