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于3月22日进行了复评答辩。
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位导师,对200名复评入围学生进行了分组交流和考察。
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复评答辩在科艺中心进行
导师们认为,参评学生整体而言在数学、化学、物理、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令人欣喜的涉猎,并尝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复评答辩,廓清科学和应用的概念边界,凸显真正的科学问题,将有助于他们深入未来的科学研究。
根据学生们在科学精神、科研素养、探索动力等方面的复评表现,导师们综合评定,遴选出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的100位正式学员。现将入选学员名单公示如下,公示时间为2025年4月2日至2025年4月9日。
“大自然里没有直线的旅程,科学之路也是如此。”
希望未入选的同学不要气馁,行而不辍。让科学的火苗继续在心里燃烧,“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和你们相期来年!
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学员公示名单
如对公示结果有疑义,请及时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联系。
联系人:杨 阳,联系电话:64374450邮箱:sh_kysi@163.com
我们是谁?WHO ARE WE?
2016年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携手创办“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旨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优质资源,遴选招收本市部分高中阶段学生进入实践工作站学习,通过联通校内校外各领域科创载体,贯通课内课外跨学科多元课程,融通线上线下科学探究课题多维度评价,使学生在项目实践拓宽科学视域,训练思维方式,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积淀科学素养,塑造人文情怀。目前,“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共有复旦计算机、交大网络空间安全、同济物理、华师大地理、上海天文台天文学等37个实践工作站,开设生物学、医学、化学、计算机、环境、数学、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天文、园艺、物理、地理、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14大类科创课程;每个实践站下设由市区级实验性示范高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科普场馆、科研院所等单位组成的4个实践点。现共有37家工作站、148个实践点。实践工作站项目现每年招收约4440名高中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对话权威专家、动手实验探究、实地走访调研,撰写课题论文,现场汇报答辩等环节,进一步完善科学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储备人才。